“中系福昌集团”【推荐阅读】生猪产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路径:去产能、反内卷

时间: 2025-11-04 21:38:46 |   作者: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

  

“中系福昌集团”【推荐阅读】生猪产业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路径:去产能、反内卷

  甄梦莹 .生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:去产能、反内卷[J].猪业科学,2025,42(10):22-23.

  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农民的切身利益。近年来,生猪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、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、价格波动频繁等诸多问题,这样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,也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。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农业农村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,生猪行业迎来了去产能、反内卷、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。

  近年来,生猪产能快速扩张,导致市场供应过剩。据统计,我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处于高位,但市场需求并未同步增长,这使得生猪价格持续走低,养殖户利润空间被压缩。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,还加剧了市场的竞争,使得生猪行业陷入了低价竞争的“内卷”困境。

  “内卷”现象在生猪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。许多养殖户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占有率,不惜降低价格、增加投入,但整体收益并未得到提升。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,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。一些养殖户为降低成本,甚至采取了降低养殖标准、减少防疫投入等措施,这不仅影响了生猪的品质,还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。

  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,大量中小养殖户分散经营,缺乏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。这些养殖户在面对市场波动时,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,容易盲目跟风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。此外,中小养殖户在资金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,难以适应现代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。

  2025年7月1日,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,带领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,推动生猪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这一政策导向为生猪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明确了去产能、反内卷、实现高水平发展的总体目标。

  农业农村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,围绕“控产能、降体重、限二育”精准发力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。

  (1)调产能: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,降至3 950万头。同时,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和弱仔猪,适应性调整产能,促进供需均衡。

  (2)降体重:引导养殖户降低生猪出栏体重,国储收储体重要求降至115 kg。据农业农村部数据,2025年6月生猪宰后均重为90.3 kg,环比减少0.58%,同比减少2.11%。

  (3)限二育:加强对二次育肥的监测和管理,限制二次育肥销售,防止养殖户通过二次育肥投机取巧,加剧市场波动。

  淘汰低产母猪是去产能的关键措施之一。通过科学评估母猪的生产性能,合理淘汰那些繁殖能力低、生产效率差的母猪,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。同时,这也为优质母猪的留存和繁育提供了空间,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。

  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的投放,防止新的养殖户盲目进入市场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生猪养殖项目的审批管理,确保新增产能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规划。对于已经建成但尚未投产的养殖场,要引导其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,避免集中投产导致市场供应过剩。

  推动生猪养殖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,优化养殖结构。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兼并、收购等方式整合中小养殖户,提高产业集中度。同时,支持中小养殖户开展合作经营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  引导养殖户树立品质意识,加强养殖管理和技术投入,提高生猪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,鼓励养殖户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、疾病防控措施和养殖环境控制技术,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和品质优良。

  建立健全生猪养殖行业的自律机制,引导养殖户遵守市场规则,避免恶性竞争。行业协会应发挥非消极作用,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,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和指导,提高养殖户的素质和自律意识。同时,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预警,及时发布市场信息,引导养殖户合理的安排生产。

  鼓励养殖户拓展市场渠道,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。支持养殖户开展线上销售、订单养殖、品牌化经营等新型营销模式,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。同时,加强与食品加工公司、餐饮企业的合作,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,实现产业融合发展。

  加快建立现代生猪良种繁育体系,加强猪种遗传资源开发利用,推进生猪种业自主创新。支持生猪种业企业做优做强,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,提高我国生猪种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  毫不松懈抓好生猪疫病防控,加快补齐中小养殖场户防疫短板,严格生猪检疫监管,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。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的常态化防控,完善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,提高疫病防控能力。

  深入开展养殖业节粮行动,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,持续推进豆粕减量替代。通过优化饲料配方,提高饲料利用率,降低养殖成本,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
  加快畜牧业设施设备更新改造,推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落地应用,集成推广先进适用养殖技术,推动生猪产业数智化改造。推进生猪全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,加强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发展,提高产业整体效益。

  为了破除内卷,大企业慢慢的开始尝试扩宽视野,如出海养猪,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在东南亚布局养猪产业,在此基础上布局育种,培育美味多滋的猪肉。

  四川作为全国生猪第一大省,在生猪“反内卷”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。四川省通过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、座谈会等形式,引导养殖户控制产能、降低体重、限制二育。同时,四川省还积极推动生猪种业自主创新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,加强与大型养殖企业的合作,通过订单养殖、托管代养等方式,带动中小养殖户一起发展。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生猪市场的“内卷”现象,促进了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。

  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、新希望、正大等,在生猪“反内卷”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。这一些企业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,率先落实产能调控措施,合理淘汰能繁母猪,降低出栏体重。同时,这一些企业还加大了在种业研发、疫病防控、智能化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投入,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通过与中小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,这些大规模的公司还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一起发展,实现了产业的协同进步。

  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农业农村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,通过合理淘汰能繁母猪、控制新增产能、优化养殖结构等措施,可以轻松又有效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;通过提升养殖品质、加强行业自律、拓展市场渠道等策略,可以有效反内卷,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。同时,推进生猪种业自主创新、加强疫病防控、推广节粮养殖技术、推进全产业链升级等措施,将为生猪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  展望未来,生猪产业将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,逐步实现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转型升级。随着产业集中度的逐步的提升和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日益激烈,生猪产业将更看重品质、效率,最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《猪业科学》杂志的全力支持。《猪业科学》杂志自2006年改版至今,一直本着更好服务于中国养猪业科技发展的宗旨,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。为了持续提升杂志收稿质量,现面向行业高校、科研单位、企业及相关单位征稿。

  本刊现开设主题策划、职业教育、猪场兽医、营养与饲料、环境与设施、猪群保健、遗传改良、生产管理、地方猪种等栏目,请作者围绕这些栏目相关联的内容进行投稿。

  稿件占用1个版面收取1000元(2版起发)。如需加急出版,每篇加收1000元。加急发表应作者要求,同时视本刊版面情况而定,无法安排版面则不能加急发表,也不予收取加急费。

  作者可在《猪业科学》专用邮箱()投稿。本刊无任何投稿网站,请勿网上投稿,防止造成损失。

服务热线

010-87576181

关于爱体育游戏app登录     |    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     |    全球供应链     |    合作伙伴     |    新闻资讯     |    联系我们     |    网站地图     |   

邮箱:dfkc@toplier.cn

版权所有◎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APP_爱游戏体育在线登录  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北京    京ICP备2021029137号-1